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表示,正调查一宗猴痘确诊个案,并提醒市民提高警觉,避免与怀疑感染猴痘的人士作密切身体接触,同时建议高风险目标组人士接种猴痘疫苗。
该个案涉及一名有长期病患的59岁男病人。他于4月25日开始出现皮疹,并于4月27日到卫生署油麻地男性社会卫生科诊所求诊,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昨晚确认病人的样本测试结果对猴痘病毒呈阳性。卫生署已安排病人入住玛嘉烈医院,目前情况稳定。
初步调查显示,他于潜伏期内曾有高风险接触。根据病人提供的资料,他曾于4月2至19日期间数次到访广东省。中心暂未发现个案与香港早前录得的其他猴痘确诊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中心正就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接触者追踪和调查感染源头。
什么是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MPXV)归类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猴痘病毒分为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两个分支。本次非流行国家部分病例病毒测序结果为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土壤、痂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数月。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
△成熟猴痘病毒(左)和未成熟病毒粒子(右)电子显微镜图像
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是什么?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人群易感吗?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临床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可治疗吗?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继发感染。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予镇痛药物。
并发症治疗。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加以调整。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出现角膜病变时,可应用滴眼液,辅以维生素A等治疗。出现脑炎时给予镇静、脱水降颅压、保护气道等治疗。
符合以下标准可以出院: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痂脱落。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综合 大湾区之声、科技日报
玩回合制来《释厄英雄》,轻松畅玩,自由交易,还有机会勤劳致富 |